全国统一热线

028-86255768

新闻中心

服务热线

028-86255768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守牢底线固成果 强化帮扶促振兴

2023年12月15日 来源:文章来源网络

冬日时节,贵州省剑河县幸福社区的菊园里繁花似锦,搬迁群众田井慧将采摘好的菊花整理、称重,“今天采了20斤,社区以每斤2元的价格收购,挣钱、顾家两不误!”


作为剑河县4个易地搬迁社区之一,幸福社区中住着1600多户来自山区、偏远地区的搬迁群众。社区党总支书记万胜军介绍:“今年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社区周边荒地种上了菊花、芍药等中药材,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累计带动社区2000多人次就业增收。”

幸福社区是一个缩影,映射出全国96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更体现出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中央财政安排脱贫攻坚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50亿元,比去年增加100亿元。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脱贫地区加快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强化监测体系建设

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刘金珊是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水江镇脱贫户,今年年初旧病复发,19余万元治疗费用经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仍超出上年全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当地医保部门在接收到预警数据后,立即启动防返贫致贫预警机制,并推送给相关部门。今年6月,刘金珊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突发严重困难人员救助范围,可享受定额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及低保对象年度支付限额5万元的医疗救助待遇,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

为筑牢防返贫底线,2023年初,国家医保局等5部门印发通知,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同时,各地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做好兜底保障,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短时性陷入贫困状态的监测户,第一时间解决基本生活和“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一大早,54岁的陕西省汉阴县蒲溪镇胜利村脱贫户杨文申,沿着村道检查路面的落石、塌陷情况。去年,村里向上级争取设立了护林员、护路员、护河员三类公益性岗位12个,杨文申由于要照顾家中老母亲,无法外出务工,经村“两委”核实、推荐,成了村里的护路员,负责2公里村道的清扫和小规模塌方清理等工作,每月有600多元工资。

今年以来,类似的防返贫监测帮扶已覆盖全国所有脱贫地区,对返贫风险户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全国6成以上的监测对象消除了返贫风险,其余也都落实了相应帮扶措施。

产业就业双轮驱动

为脱贫户增收致富夯实基础

持续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始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已成大势所趋。目前,全国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去年我国脱贫人口人均经营净收入2098元,同比增长22.5%。

因为视力二级残疾,山西省中阳县弓阳村脱贫户王建军在外打工很是艰难,去年,他了解到县里的产业帮扶政策,回村承包了7亩地开始种植黑木耳,当年就收入近12万元。

王建军说:“2元多的菌棒经补贴后只要0.54元,每亩地还补贴3000元,去年我们村黑木耳种植达到620万棒左右,带动全村36户木耳种植户、300多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中阳县将黑木耳作为重点脱贫产业发展,出台多项优惠奖补政策。今年,全县种植木耳4835万棒,年产值1.5亿元,带动8000余人增收,其中脱贫户近4000人,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以上将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实施一批整体性区域性产业项目,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积极扩大就业也是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2022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3277.9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8.7万人。今年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要实现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的目标。  

加大多层次帮扶力度

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当前,脱贫地区仍面临发展底子薄、基础差的客观现实,如何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各个脱贫地区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共同面临的课题。

从2017年开始,上海市长宁区与云南省红河县因扶贫而“结缘”;两地共同打造的“红河嫂”劳务品牌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点项目之一,已成为提升当地妇女就业技能,拓宽致富增收渠道的重要抓手。

目前,“红河嫂”技能培训项目已开展育婴员、美容师等技能培训40期2600余人,其中有1850余名学员到省内母婴服务、月子中心、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等各类机构就业,就业创业率达71%;输送到上海就业的有6批103人,就业率达100%。

今年以来,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有了科技特派团的身影,他们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同时,9799家民营企业实施产业帮扶项目7725个,惠及脱贫人口325.56万人。

近日,一场现金发放仪式让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乐安镇若普村的村民沸腾起来。92户种植附子(一种中药材)的村民总共拿到了100余万元现金。

若普村与附子结缘,还是8年前的事情。在“万企帮万村”推动下,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若普村结成对子,根据当地高寒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将附子种植技术带到了村里,技术人员多次深入该村田间地头,送农资、送技术、送订单。如今,若普村已经成为全县附子种植规模最大、田间管理最好、产量最多、收入最高的彝族村。

今年,全国26个省份共40多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今年完成到期轮换,目前仍有20.9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56.3万名工作队员扎根一线。“对新一批驻村干部而言,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和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等重点任务,做好结合文章,推动帮扶干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多实绩。”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农民日报

声明:本网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等,版权均属原创者所有,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尽管编者已通过种种途径联系权利人仍没有取得联系者,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网删除或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声明:本网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等,版权均属原创者所有,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尽管编者已通过种种途径联系权利人仍没有取得联系者,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网删除或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